最近重温了经典怀旧剧《请回答1988》,善宇的成长看得令人唏嘘。
善宇是所有妈妈们的心头好:
在学校,他是学生会长,成绩好,长得帅,会打球,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。
在家,他孝顺妈妈,疼爱妹妹。就算妈妈做的饭经常吃出蛋壳,他也全都吃光。他陪妹妹吃冰激凌的样子,更是温暖了时光。
他还是一个高度自律的人:家里的书都按字母顺序排列,抽屉里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。
朋友邀请他出去玩,他会说:我今天还有物理书没看完。
如果硬要说善宇有什么缺点的话,大概是他被更矮的人欺负时也不敢反抗,默默忍受的样子看起来没有一点男子汉气概。
相较而言,敢用拳头替他讨回公道的正焕看起来更具男儿血性。
可善宇怎么能跟正焕比呢?
他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,没有爸爸的呵护,即使被欺负了也只能忍着,不敢反抗。
因为没有爸爸的教导,他甚至不知道怎么用刮胡刀,第一次刮胡子就把脸弄流血了
这样的善宇太让人心疼了,妈妈只好请舅舅教他刮胡子。
因为父亲缺席了他的成长,这个美好温暖的大男孩再努力、再自律,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。
事实上,父亲缺席成长的男孩,还会有更多潜在问题。
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孙云晓说:“父教缺失与青少年问题行为,如暴力、犯罪、性问题、网络成瘾等之间存在关联。”
人类行为研究学的研究也表明,80%的少年犯罪与父亲有关,他们要么没有父亲,要么没与父亲一起生活,要么经常得不到父亲的关注。
虽然妈妈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最早的教育启蒙,但再强大的妈妈,也代替不了父亲的角色。
爸爸,才是男孩最需要的启蒙老师。
爸爸能教男孩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智慧
知乎上有一个话题: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在哪些方面?
方方面面!
高赞回答说:
3岁时,他怕高,爸爸将他放在高高的墙上练习走路,并对他说:如果你掉下来,我会接着你。
慢慢的,他再也不怕高了,爸爸锻炼了他的胆量。
5岁时,他哭闹着买玩具。心软的妈妈拿他没办法,爸爸却说:说出三个理由就给你买。
他一开始只能想到“我喜欢”,后来能想到“价格”,再后来可以想到“自己玩不用父母陪”。
慢慢的,他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,也学会了一个问题多角度思考。
进入青春期后,他交过女朋友,看过色情电影,爸爸对此看得很淡,但会告诉他女孩在性格、谈吐、气质上的感觉。
慢慢的,他知道了什么样的女孩才是一个好的爱人。
从小到大,父亲参加什么活动都会带上他,各行各业、各式人物见多了,他的眼界也打开了。
慢慢的,他知道了知识、金钱、技能带给人的变化,从而决定了未来想要的生活。
如果说,妈妈的作用是让男孩感知到温暖,那么爸爸的作用,就是教会男孩规则,教会他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自由行走。
更何况,由于成长经历的缺失,妈妈再面面俱到,也无法全面参与男孩成长,尤其在面对男性才会遇到的问题时。
美国电影《完美的世界》中,8岁男孩菲利普因为爸爸的缺席,从小性格懦弱,有些自卑,会因为自己的鸡鸡太小不敢在大人面前换衣服。
还是绑架他的逃犯可怜他,才告诉他:“才不小,你这个年纪就这么大。”
他才终于释然。
对男孩来说,爸爸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。
男孩需要的生存智慧、社会技能,爸爸来教更有说服力。
如何成为男子汉
爸爸是最好的示范
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一个有血性的男子汉?父亲才是最好的老师。
动画片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中李靖就是血性男儿。
在外,他恪守职责,是百姓的守护神;在家,他是一个好丈夫、好爸爸。
妻子即将临产,他小心地扶她到庙里祈福,虔诚地祈祷她们母子平安。妻子临产,他急得团团转,恨不得自己承受分娩之痛。
得知儿子被魔丸附体,他祈求百姓给哪吒一个机会,并承诺好好管教,不让儿子出去闯祸。
对一个父亲来说,还有什么事比儿子的崇拜更让人幸福?
简·尼尔森在《正面管教》一书中说:父母不要“赢了”孩子,而是要“赢得”孩子。
爸爸是男孩的守护神,也是引领男孩通往成人世界的使者。
今生父子一场,父亲最自豪的不是为儿子打下多少金山银山,而是你们血脉相连,你活成了他的英雄。
父亲从儿子的全世界路过,却不是儿子命运中的“过客”。你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,都是儿子成长所需的营养,终化为他的血肉,此生不会改变。
如果你家有儿子,愿爸爸能陪他、爱他、疼他、宠他,赋予他阳光和朝气。
这样孩子才会有足够温暖的内心,有丰满的羽翼,还有未来面对风雨的勇气